视频疯传!有消费者在银行买到“掺假金条”?

  来源:中国经营报

  记者: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报道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消息称,朋友在某银行购买金条,发现金条内部有杂质,引发关注。对此,相关银行回应“进一步核实”

视频截图

  某黄金企业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银行的金条是由精炼厂供货,流程严谨,同时银行也会进行质检,有抽检和物理化学检验。如查出一根假金条,相关责任人面临刑事责任。”

  该黄金企业人士分析,投资者从银行买到“掺假金条”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金条在个人持有期间被调包或换货;另一种是内部操作失误或作假,虽然银行内部员工换货的可能性低,若确实是银行销售出假金条,将面临巨额赔偿及重大声誉风险。

  “银行自己的金条有编号*不可能有假,我没有碰到过(假的)。”上海某黄金回收商表示,“除非这个产品是第三方购买的。”

  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回收金条需要提供购买凭证和原始包装。即使有了购买凭证,如果金条的原始包装已被拆除或破损,银行同样可能拒绝回购。多家银行规定回购的金条必须“包装完好”,塑封不可拆开。

  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跃锋指出,银行对回购金条的检测通常依赖外观检查、重量核对及证书验证,而非破坏性检测。例如,有银行对非本行品牌金条仅通过“水吊法”检测重量,可能无法发现内部掺假。而国家级检测机构虽能通过碾碎溶解等破坏性 *** 识别杂质,但此类检测成本高且不适用于常规回购流程。

  “鉴于黄金价格拉升速度过快,银行回购量增大,逐渐暴露出行业潜规则,例如品牌金店换购需增购30%新金,典当行则压低回收价并收取手续费,非正规渠道甚至通过烧熔黄金后扣减纯度获利,而银行黄金回购条款普遍苛刻,部分机构通过限制条件变相降低自身责任。此种现象,暴露了黄金产业链中生产、检测、回购环节的多重风险。尽管银行强调‘掺假概率极低’,但技术性造假与 *** 成本的不对等,仍可能使部分问题产品流入市场。”李跃锋说。

  李跃锋建议,对于银行来说,鉴于风险控制需求,银行要求回购金条“包装完好”“附带证书”,旨在防止调包或二次污染。例如有银行明确仅回购本行销售且包装完好的金条,另有银行对非本行品牌金条设定更高回购价差(10元/克)以覆盖鉴定成本。

  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有风险防范意识。购买时,优先选择上海黄金交易所认证渠道,验证防伪标识并通过官网核验证书;保存时,保留完整包装、购买凭证及拆封视频,避免因证据缺失影响回购;检测时,组合使用磁吸、密度测试等简易 *** 初步筛查,发现异常及时送检权威机构。

  对于行业来说则亟待通过透明化流程和强化监管重建信任,建立更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例如要求每根金条附带可追溯生产批次的电子标签,并推动检测技术普及至基层网点。

  • 人民银行重磅发布!
  • 屠呦呦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杰出的终身成就获表彰
  • 美国对商用飞机及其零部件进口启动232条款调查
  • 墨西哥宣布就“墨西哥湾”更名一事起诉谷歌
  • A股三大股指低收:银行股再度走强,两市成交11920亿元
  • 【深度】摸查进行时!关税冲击下,金融机构应考
  • 【深度】如何纾解关税战影响?国新办这场发布会给出答案
  • 全面提升中俄关系的高度、维度、韧度(和音)
  • 一旅客遭遇“免费降舱”,厦航:因天气原因机型调整
  • 著名蒙古族音乐学者马•斯尔古愣逝世,享年86岁
  • 英国航空航天业即将与特朗普达成零关税协议
  • 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韩勇因工作调整卸任,董事长贾波代为履职
  • 咸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官书云调任湖北省司法厅副厅长
  • 重庆三峡学院采购中标企业注册地址是村民家
  • 泽连斯基表示将在土耳其“等候”普京
  • 便利店赛道杀出一匹黑马“左邻右舍”
  • 韩德洙成为韩国执政党总统大选候选人
  • 国家统计局: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