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保险举牌东航物流,什么催生了今年险资举牌热?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5月7日,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邮保险”)公告称,通过协议 *** 方式受让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物流”,601156.SH)7942.01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后者总股本的5%,交易总价款8.69亿元。此次举牌后,中邮保险成为东航物流重要战略股东,并承诺18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东航物流是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旗下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2024年,东航物流实现营收240.56亿元,同比增长16.66%;实现归母净利润26.88亿元,同比增长8.01%。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下降7.40%。

中邮保险向界面新闻表示,此次投资旨在落实中国邮政集团与东航集团的战略合作,通过资本纽带连接金融与物流要素,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交通强国”战略”。

中邮保险的举牌是2024年开始的举牌热中的一例,在新的会计准则、外部环境变换和政策支持下,险资涌向权益投资将成2025年主旋律。

新准则下的举牌热

中邮人寿上一次举牌是20241022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安徽皖通高速H28.4万股,这也是中邮人寿2015年以来首次举牌。

中邮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临时负责人、中邮保险副总经理张戬曾表示,2023年后中邮保险在A股市场的权益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战略上都有显著提升。为响应监管号召及政策变化,中邮保险增加了权益投资,发挥保险资金的稳定器作用。其中,一半以上权益配置放在高股息类资产里。

从行业看,2025年险资举牌动作显著升温。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8日,中邮保险、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等7家险企已累计举牌13次,涉及农业银行H股、中国神华H股等标的,覆盖银行、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高股息、低估值行业。

险资举牌增多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是新会计准则(IFRS9)的实施。新准则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三类,其中权益类资产的市值波动需直接计入利润表(FVTPL),导致险企净利润大幅波动。

为规避这一影响,险资倾向于通过举牌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以上,从而适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或FVOCI类资产),此类资产仅需按持股比例确认被投企业净利润份额或仅将股息收入计入利润表,有效平滑市场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冲击。

配置需求改变投资风格

另外,险资举牌与保险业整体向浮动收益产品转型的大趋势也相辅相成。

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与2025年一季度发布的研究值2.34%相比,此次下调了21个基点,行业又一次站在预定利率调降的边缘。

如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今年二季度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再次低于2.25%,将触发预定利率调整机制,最早三季度下调。

在此背景下,传统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无疑再受打击,可以与保险公司共享经营成果的分红型保险将占据主流。

中邮保险总经理李学军曾对界面新闻表示,从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来讲,任何超过10年保障期的储蓄类产品采用固定利率定价都存在缺陷,不管利率上行还是下行,都会面临风险。“未来将持续坚定发展长期分红险,做分红险坚定的推动者。”李学军强调。

然而,分红型保险产品实际的收益和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与整体投资情况息息相关,如何能博取更高更稳健的收益成为各保险公司的课题。叠加过去高收益的刚性兑付保单积累下来的配置压力,习惯于固收投资的保险公司需要向权益资产要增量成为了共识。

其实险资因配置需求寻求资本市场的机会并不是新鲜事,2015年的举牌潮,就始于万能险带来的高收益压力。

在2015年的举牌狂热后,监管出手压降万能险业务,并在资产端进行收紧,在偿付能力门槛和资金来源上实行分级监管。

此后险资举牌风格从争夺控制权、寻求短期高增长逐步走向“长钱长投”,分享被 *** 司经营红利。

监管打通堵点

监管部门也为险资入市带来暖意。2024年和2025年诸多重磅文件和重要会议均提及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推行长周期考核等支持措施,为险资成为耐心资本打通“堵点”。

尤其在险企最为关心的偿付能力权益资产的风险因子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5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向界面新闻表示,假设有一家10000亿投资资产的保险公司,股票12%,股票市值1200亿。本来对应的资本要求,比如说是40%,那就需要480亿的资本,现在风险因子打九折,那就去可以节省48亿的更低资本。大致估算,偿付能力能提升10百分点到15个点之间。

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测算,假设本次针对险资持有的沪深300股票风险因子下调10%,在50%沪深300成分股配置假设下,考虑风险分散效应前静态释放更低资本为364亿元,如果全部增配沪深300,对应股市资金达1349亿元。

  • 让美国客户顶着高额关税下单,这些外贸商家是如何做到的?
  • 宣布停火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再次传出爆炸声
  • 央行: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性文件 持续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
  • 兴业证券党委书记杨华辉: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践行者
  • 工行回应两售出金条发现疑似杂质:情况不属实,疑似杂质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
  • 宁德时代将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拟募集资金净额超280亿元
  • “二战胜利成果必须得到坚决维护”
  • 巴基斯坦对印发起军事行动,并关闭全部领空
  • 乘客被地铁厕所门砸伤,南京地铁:突然坏的,已和乘客沟通处理
  • 泽连斯基:乌克兰准备好立刻停火30天
  • 美联储观察:叙事已变
  • 这座古村,藏着多少赣韵风华
  • 青岛中程(300208)多年年报虚假记载,遭证监会预处罚
  • 美联储官员巴尔:关税可能导致通胀和失业上升
  • 千亿级“中国神船”启航!南北船合并更进一步,全球造船格局生变
  • 宁德时代香港发行接受认购 势将成为今年全球最大IPO交易
  • 基本面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由负转正,较上年提升7.4个百分点
  • 批评特朗普破坏美国实力,“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