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应聘被嫌丑,公司回复“不用管”错上加错

  撰稿 / 柳早(媒体人)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张彦君

▲网友应聘时被称“太丑”后,直呼太离谱。图/ *** 截图

  应聘竟被称“太丑”?据报道,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自己在某 *** 平台看到深圳某财务管理公司在 *** 文员,于是联系了对方,结果对方直接回复“不行,太丑了”。相关帖子引发关注。

  5月16日,记者联系上当事人陈女士(化名)。据她介绍,没想到该公司这么回复,“气得说不出话来。”涉事公司负责人韩女士则表示,“下面人回的,不用管。”

  据当事人介绍,自己只是简单询问了一下岗位,就直接收到了“太丑”的评价。这位工作人员的傲慢无礼,可以想见,对求职者也毫无尊重可言。

  求职是一个双方合意的过程,当中哪怕不合适,甚至一些岗位就是对长相有要求,也不妨讲明原因,体面地拒绝。动辄给一个近乎辱骂的回复,对求职者进行人格贬损,实在是有悖基本的职场伦理。

  更令人无语的,则是公司负责人面对记者采访时的回应,“别人回的,下面那个人。”“不用管它,就这样就行了,当作没看见。”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几句话是跟自己说,还是跟求职者说的?求职者受辱,公司有什么立场说“不用管”?

  从公司负责人的表态,或许也能理解何以有“太丑”这样的 *** 回复。这种口无遮拦,暴露了公司文化的深层逻辑:企业无需为员工的错误负责,公众的质疑无需回应,企业的形象无需维护。

  这种错上加错的“三无”态度,既没有对人的基本尊重,对企业形象也毫不在意,折射出一种近乎草莽状态的企业价值观。

  实际上,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变着法子羞辱的案例,也不罕见。就在前不久,求职者在 *** 平台咨询某公司是双休还是单休,结果直接被辱骂“下等人”。

  甚至还有求职者询问如果不住宿舍是否有补贴, *** 人员回复“有补贴,走之前补贴一套棺材再送一个骨灰盒”……这些信马由缰的回复,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仔细看看能发现,这些案例多发生在一些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可以聊天沟通的求职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由于是即时反馈,或许确实不需要雕琢格式、严谨措辞。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沟通就可以无所顾忌,哪怕发生矛盾也不能变成街头吵架。这些工作人员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代表的是企业,相关行为受《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约束。

  求职者的长相不应被歧视,询问单双休和补贴也完全正当。用人单位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哪能对求职者撒泼无赖式地恶语相向。

  据最新报道,说求职者“太丑”的这家公司,已经因违反平台规定,被限制 *** 账号的使用,并要求其学习平台文明 *** 公约。

  平台方面的类似处理是必要的,劳动监察部门也不妨予以关注,敦促这些在类似问题上屡屡翻车的企业,规范求职活动、尊重劳动者,而不是动辄就放言无忌、满不在乎。

  这样的案例屡屡引发关注,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期待:所有劳动者都能够受到平等相待与尊重。也希望用人单位能读懂这种社会情绪,严格约束相关行为,别再因雷人雷语过界太甚引发众怒,既损害自身形象,也无益事业发展。

  • 内斗中的凯利泰又又又换董事长了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 美韩据悉讨论外汇政策 市场嗅出特朗普倾向弱美元的意味
  • Uber将与大众汽车合作,明年初在美国洛杉矶推出共享自动驾驶服务
  • 锂电产业链周记 | 宁德时代发布全球最大储能系统 蜂巢能源4月海外动力电池出货量创历史新高
  •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提议削减纽瓦克航班,称无法应对当前航班量
  • 特朗普与苹果CEO库克通话 据报iPhone今年晚些时候或涨价
  • 2万亿民营银行大分化!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一骑绝尘,亿联银行亏5.9亿
  • 牛弹琴:这张图,让印度破防了
  • 中信集团原副总经理徐佐涉两罪名被公诉,曾被通报“隐瞒不报家庭房产情况”
  • 苹果宣布降价!
  • 欧洲央行管委Rehn:若预测确认通胀放缓及增长减弱前景 则支持6月降息
  • 陈松:希望将全球IP授权博览会打造成版权界的广交会,赋能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
  • 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条例草案便利外地公司迁册来港
  • 浙江首个核酸药谷落子杭州,欢迎订阅《浪尖周报》第23期
  • 福州千余公共道路泊车位装“智能地锁”续:运营公司被责令改正并罚款
  • 人民日报刊文:加快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
  • 九大年度文旅出圈热点,开辟旅行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