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位居全球40城科技传播能力第六名

5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新与青年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徐剑在上海科技节的科技传播理论分会上发布了《全球城市科技传播能力指数2025》报告,综合评估全球40个代表性城市的科技传播能力。纽约的科技传播能力在40个城市中位居榜首,上海在本次评价中位列全球第六、亚洲第二。

该评估涵盖科学科创界的科技传播、有组织的科技传播、公众参与的科技传播与连通性供给水平共四项一级指标,系统性衡量全球各主要城市科技传播能力的最新发展状况。

纽约的科学科创界的科技传播、有组织( *** 、媒体)的科技传播、公众参与的科技传播三个维度协同发展。伦敦紧随其后,凭借科学共同体活跃度、科学家传播影响力以及城市科技创新活力等方面的表现位列第二。波士顿排名第三,顶尖的高校资源、活跃的科研氛围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助力全球科技传播。

上海位列全球第六,在亚洲城市中仅次于东京,展现了其在科技传播软实力方面的显著提升与快速崛起。近年来,上海市 ***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科技传播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成效显著。在本次评估中,上海在公众线下参与程度、主流媒体科普传播力、科学家传播影响力等维度表现突出。上海通过丰富的科普活动和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吸引公众参与科技传播。此外,在前沿科技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方面,上海市 *** 通过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科技成果的社会化推广,彰显科技传播软实力。近5年来,上海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顶级期刊发文量占全国总量的29.2%,

报告还剖析了阻碍各城市科技传播软实力发展的短板,上海在公众科学素养教育水平方面仍显不足,排名第26位。对此,徐剑表示,上海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率先自主构建一套具有全球通用性的市民科学素养教育水平指标体系,涵盖科学知识、科学 *** 、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以及科学应用能力等,定期测评上海市民科学素养并收集积累动态数据,从而把握上海市民的实际科学素养状况,并将该指标体系向全球推广,推动形成全球城市公众科学素养教育水平的统一比较框架。

为进一步激发上海城市科技传播能力,他建议推进VR/AR沉浸式展项开发,设计互动性强的科普项目,降低专业门槛。加强科研院所与区域联动,建设地区性科普基地,提升设施可达性与内容多样性。构建数字化科普互动平台,推动公众从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内容共创者,形成双向交流生态。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5月16日斥资107.36万港元回购88万股
  • 美国债市: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 关税消息提振股市
  • 李伟任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 所有汽车公司都把战略重心放在了利润更高的SUV车型上 | 2025上海车展
  • 比亚迪今年前四月新加坡销量排名第一,首次超过丰田
  • 一周新车盘点 | 仰望U7首搭水平对置发动机 阿维塔06开启预售
  • 香港加密货币投资公司Animoca计划“很快”上市
  • 高瓴旗下HHLR一季度批量加仓中概股
  • 学规定 强作风②:精简会议活动|理论及时语
  • 高瑞东 赵格格:中美会晤前哨观察——特朗普的交易底线
  • 欠债七十万后,一个乡镇驿站站长的中年心事
  • 以色列国防部长:哈马斯已重返谈判桌
  • 尾盘:美股涨跌不一 纳指上涨逾300点
  • 墨西哥央行降息50个基点至8.5%,因贸易和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
  • 迪士尼、阿布扎比:处于世界“十字路口”且不断发展的主题公园之都
  • “江西老表”熟悉的润田矿泉水想要曲线上市
  • 当五一档票房下滑超五成,电影行业正在思考如何自救
  • 海丰国际盘中涨超5% 机构称亚洲运价表现或超预期